以国之重器为镜,铸 BJ81 之魂 以国之重器为镜,铸 BJ81 之魂

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,上午,我带着BJ81团队的所有兄弟一同在会议室,和你们一样,全程观看了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。当看见那些领先全球的装备车队轰鸣驶过,会议室里多次响起自发的掌声,我也从这些年轻人的眼里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光 — 那是我们这群 “造车人”,在看到国之重器亮相时,打心底散发出的激动与自豪。

作为汽车行业的一位“老人”,我太清楚 “自主” 二字背后的重量 — 从材料研发到核心技术突破,从工艺优化到品质管控,每一步都是在啃硬骨头,而阅兵式上那些亮眼的国之重器,正是 “自主创新、精益求精” 的最好范本。

看完阅兵式后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我们的BJ81,这台“战术方盒子”,它不仅是一台车,更是我们这群中国工程师,以国之重器为镜,想要交出的一份 “用心之作”。

可能这么说,会让你们觉得有些上价值,但这真的就是我今天所想,也是我们团队今天的感受,是一种炙热的爱国情感,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
最后,我的朋友,我想对你说,就像国家的强大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共同努力一样,打造一台优秀的 “战术方盒子”,也需要我们一同并肩前行。你们的期待,你们的建议,就是我们的动力和方向。

BJ81 项目总师 陈荣华

读车主来信有感 – 我们一定不负期待 读车主来信有感 – 我们一定不负期待

朋友们晚上好啊,我是BJ81项目总设计师陈荣华,负责市场的思瑾同学今天一早找到我,让我看一位朋友给“北京BJ81”官微的私信留言。这是一封来自一位BJ80的老车主,准确来说是“两代”车主的来信,在看到我们将以BJ81产品来复活BJ80这一经典,情难自已的给我们讲述的他和他的父亲与BJ80的故事。

也许是人在晚上容易多情,虽然这段时间收到的带给我们感动和鼓励的评论不少,但这封来自车主的私信,还是深深的触动了我,作为当年BJ80产品的设计者之一,我和他们一样,对BJ80有着沉甸甸的感情。于是,我想把这份感情分享给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,以及即将和我们一起造车的你。

私信正文:

王昊总,北京越野的各位领导好,我是咱们BJ80的车主。

记得买BJ80那年,我刚换了工作,因为上班比较远,单位也有免费的车位,所以就打算买台车。由于是我人生中第一台车,我父亲非要跟着参谋。老爷子是个退伍老兵,受到他的熏陶,我选车的第一条标准就是,得够硬气。在选车的时候,他一直问我:“现在那个北京吉普还有么?”,于是,我们一起在网上搜到了BJ80,老爷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。

其实当时我还是很犹豫的,因为虽然它确实符合我心中硬气的标准,但看了圈儿评论,有些人说这车太老气,油耗还高,还像山寨奔驰。我就想着我的第一台车,多挑挑,但老爷子就已经下了决心,直接拉着我就去了北京越野的店。在店里,他一圈一圈绕着BJ80展车,敲敲钢板:“你看这厚度,当年我们开的吉普就这样,抗造!”,钻进驾驶室 “这方向盘、仪表盘多棒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好多了!”最后,老爷子直接就掏了钱。我跟他开玩笑:“这是给我买车还是给自己买车呢?”

刚开始开这 “大家伙” 确实费劲。老爷子天天要坐我的车,在院儿里狭窄的过道转圈儿,嘴里还不停念叨,教我怎么用部队的方法判断距离,过弯儿啥时候打轮儿;后来我也愿意带着他去豁车,每当上了一个很陡的坡,过了一个很高的坎,或是把他老战友的车拖出泥潭的时候,老头儿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骄傲,也让我爱上了这辆车,明白了啥叫“靠谱”。

看到王总说要造BJ81,看到咱的概念车也那么酷,我作为咱的老用户也很激动。我每次也是第一时间把视频给老爷子,看着他一遍一遍的认真观赏的神情,我就决定给您讲讲我们和BJ80的这点儿故事。

听王总说,BJ81的设计我们用户也能参与,咱们官方微博能告诉我一下参与方法么?我想带着老头儿一起参加一下造车这件事儿。我那台BJ80确实也到了该换换的时候了,到时候换台BJ81,让我送给送给自己,更是送给父亲一件我们都喜欢的礼物。

看完这封信,我能感受到“两代”车主传承下来的对于BJ80真诚的感情,就好像BJ81定将传承BJ80的精神。

在这条私信里,我也看到了BJ80在能耗、外形这些方面的不足,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,我们也承认,同时也是我的遗憾,确实是由于当时的局限性,造成了这些不足。不过遗憾必然会带来成长,从BJ80 到 BJ81 ,我们也必然会自我迭代

为了这一点,我也一定会竭尽所能,倾尽所有。

我们会联系这位车主和他的父亲,让他们也作为“设计师”给我们灵感和一些造车的决策,而这些灵感和建议,最终会变成他想要的优惠,回馈给他和他的父亲。

相信我,相信我们,相信BJ81!

来自BJ81项目总师 陈荣华

关于BJ81动力系统的一些考虑 关于BJ81动力系统的一些考虑

大家好,我是BJ81的项目总师陈荣华,在之前收集到的评论和意见中,我们既看到了很多的鼓励与期待,也听到了不少真实的,对过往BJ80产品使用中的一些疑问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我们会选出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,结合我们车辆开发的思考,逐一给关注BJ81开发进度的朋友们进行回复。

今天我们先回复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:老款BJ80的动力以及能耗过高的问题如何解决?事实上,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设计BJ81产品时第一个考虑要解决的问题。

首先我们整理了用户在BJ81动力与能耗方面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要求:“能耗要降低,兼顾动力和用车经济性”、“一定要可靠,不要出故障”、“这车我既想开着它上班,也想开着它去撒野”、“够硬派的同时,噪音能不能低一些”

在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之后,我们工程师团队很快就想出一个能够满足各位需求的解决方案 – 增程式动力系统。

其实在之前抖音、小红书、视频号的评论中,我们就看到了一些朋友提到希望我们能够将增程技术用在BJ81产品上,并描述了他们需要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原因。在这里我也不得不感叹:在用户越来越懂车的现在,我们需要更加的去深耕,来接受专业用户们检阅,产品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可,也将会是我们的骄傲。

那么增程式动力系统之于BJ81产品来说,有哪些优点呢?

1、能耗的大幅度优化 – 在保障动力高效的同时,降低能耗。增程式能量转化效率更高,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,能量转化效率仅约 20%-35%,而增程式中发动机仅用于发电(可稳定工作在高效区间),电机驱动效率可达 90% 以上,并且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能量回收进一步降低能耗,整体能耗显著降低。

2、低速高扭矩 – 电机驱动的车辆,可以在低速时输出最大的扭矩(无需依靠发动机的转速提升和涡轮增压器的启动),在攀爬、脱困的时候,动力响应更加直接,且很容易通过电控系统实现扭矩的分配,实现轮间的限滑。

3、结构更加简化,可靠性更高 – 因为不需要复杂的变速箱,发动机与车轮也无机械连接,减少了机械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故障风险,减少了故障点(如分动箱漏油、离合器过热等问题);而且增程器可沿用成熟的小排量燃油发动机技术,后期保养成本也比较低。

4、一车多用 – 使用场景灵活,适配你的所有用车需求。在国内,增程式电动车被归类为新能源汽车,不会被限行政策束缚,兼顾日常通勤经济性和长途出行实用性;同时无论你的住宅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,都不会影响你用车。如有充电桩,可纯电使用,极致降低能耗成本;如果没有充电条件,可以长期依赖增程器加油行驶,无需为充电烦恼。

5、舒适性大幅度提升 – 驾驶体验接近纯电,平顺且安静。驾驶时没有换挡顿挫,且加速线性、响应迅速;增程器仅在特定时间(如电量低、急加速)启动,还可以通过技术优化控制噪音,静谧性更好。

总的来说,增程式动力系统是我们工程师团队为BJ81产品在能耗、体验、用车场景和需求适配性之间找到的最优解,不知朋友们是否满意?

当然,这是我们现阶段暂定的BJ81动力系统方向,后续产品是否确定用增程动力系统,或是使用增程技术但具体的动力组合方案,我们还会通过更多的调研,听取更多用户的意见。因为这是你的车,它的一切,由你决定!

我们时刻谨记这个理念,BJ81是build in public的。所以–让我们一起造出最好的“战术方盒子” !

来自BJ81项目总师 陈荣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