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待相见,期待你的声音 期待相见,期待你的声音

各位BJ81的关注者,你好。我们是BJ81的主创团队,过去几天,我们一直在抖音、小红书看每一条大家对于BJ81期待与建议的评论。能有这么多朋友给我们提出这么多的宝贵意见,让我们很振奋,同时深知肩上的责任很重,我们也特别希望用创新的这套BIP的开发/设计模式,能造出一台属于用户的BJ81。

在这些评论中,我们仔细的挑选了一些对产品有想法的朋友,也研读了他们的建议,我们会在接下来研发过程中积极的联系他们,邀请他们到线下,和我们一起研讨如何让BJ81成为一台更加完美的作品。

1、ID为“一*****云” – 这位朋友受到BIP模式启发在微博上设计出了他的作品:“小型高通过性车辆”概念车:BJ2031EV。这份专业性与致敬经典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!

同时还有“白***家”、“阿*”、“慕*之”等二十多位朋友对BJ81的整体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设想,之后会将他们的设计作为重要参考纳入方案库,并将邀请他来到我们身边,在设计图上为BJ81留下精彩的一笔;

2、ID为“暴******r”、“可*”、“耿*”、“鑫**成” 等四十多位朋友对我们“Day1视频”中出现的概念车的配色非常感兴趣,我们之后会邀请他参与色板调试环节的讨论;

3、ID为“星**灯”、“老兵**A”、“且**吟” 等朋友对BJ81的动力组合说出了自己的建议;“星**灯”这位朋友更是说出了“普通版动力提升到2.3t,这车我必买”的豪言壮语,我们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动力组合进行调整,也期待“星**灯”能成为我们的首批车主;

4、“ 四********d” 、“丁*印”、“伯**&”,这些朋友重点提到品控问题,我们会邀请他们监督生产线关键环节,在品质的道路上,我们会朝着完美不懈努力。

5、而像“事**成,言**败”、“大*树”、“波*”、“二***9”、“*L***s*” 等朋友,他们有的是BJ80产品8年的老车主,有的是北京越野品牌的老粉丝,非常希望他们能参加到我们的线下交流中来,来一场老友聚会,将他们所有的建议都告诉我们。老伙计们的“情怀”,我们定不会辜负。

还有很多很多朋友发来的对BJ81的关注与建议可能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了,但无论是新朋友,还是老伙计,你们的每一个建议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我们热切期待着在后续的线下研讨中与你们面对面相见,期待一直听到你们的声音,更期待与你们一起造出一台让你们满意的车。

相信我们,也相信我们的“战术方盒子” – BJ81

感谢、感动、感恩 感谢、感动、感恩

各位BJ81的关注者们,大家好。今天,我和我的团队很想对你说一句:感谢!当我们在8月1日第一次向大家发出BJ81的声音时,完全没想到,会得到这么多朋友热情的回应。

这几天,我认真的阅读了抖音、小红书、微博和我的视频号下面的每一条对BJ81项目启动的评论,真的非常感动。原来有这么多朋友依然关注着“北京越野”、关注着“BJ80”,同时,也期待着“BJ81”的诞生。

有很多朋友的评论很直接:“我要这个车!”、“赶紧整起来!”,虽然简短,但这是给我们的一针强心剂,请你们放心,我们研发团队的产品经理们和工程师们正为了让大家早日见到“BJ81”而废寝忘食。

也有的朋友说:“我对北汽有特殊感情,虽然在部队开的212、213很破,但它们承载了我的青春与热血”、“哑光绿的BJ80就是最好看的BJ80”、“外观不用改,我爱的就是BJ80这一款,内饰中控换一换就好”,我们感受到了这些评论的真诚,我们也完全知晓“情怀”和“品质”的分量。

在这里,我还特别要感谢微博上一位ID是“一片穿裤子的云”的朋友,当我们团队点进他的主页的时候,本就高涨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了。

从他的字里行间中,我们看到的除了专业的建议,更是对于北京越野和BJ80无限的热爱。在之后的产品研发中,我们计划邀请这位车友,以及其他给我们提出有品质的建议的朋友们,来到线下研讨沙龙,甚至来到北汽,让他的意见成为我们造车的参考。我很确定,我们会认真倾听,并尊重车友们对“BJ81”发出的每一个声音。

就像我在BJ81项目启动的视频中说的:“用户的车用户来造,你来说,我们干!一切由你说了算!”

我们会抱着感恩的心,认真做好BJ81未来的每一件事。期待我们的下一次见面,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“战术方盒子”:BJ81。

Day1 Day1

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,我是北京越野的董事长王昊。今天是我们新项目BJ81的Day1,从今天开始,我和我的团队将在这里和持续关注我们的朋友进行交流。

相信不少朋友对北京越野的BJ80都留有深刻印象。作为一辆流淌着部队基因的“方盒子”,它承载了太多高光时刻,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。每次在视频区看到大家讨论BJ80,总会特别欣喜——原来还有这么多朋友始终关注着它。这份热情,正是我们决定重启项目组、为BJ80注入新生命力的最大动力。

所以,当我的团队们开始认真的开始规划BJ81这款产品,赋予他全新的产品定位、用户画像、技术平台、功能设计,并且决定采用Build in Public造车理念时,我们有充足的信心,这款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车型,在复活后,会大放光彩。

Build in Public(BIP)理念,是当下全球热门的创新与创业模式。它与传统模式的区别,是在项目启动期,即向用户阐述项目的定位、愿景、模式,并在产品面世前的研发过程中,持续与用户交流互动,既持续交付项目进展与团队心得,也从用户中获取灵验与建议。这是一种“透明”的创新方式。在造车领域,这件事情做起来也许很难,但的确很值得去做。我们决定用BIP理念来打造BJ81,想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一款优秀车型的同时,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一次模式创新的新实践。

将在未来的一年中,在这个Blog上,我们会实时的向各位朋友进行进度汇报和心得分享。也会持续的向各位关心BJ81的朋友们征集你们的需求和建议。

(更多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