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场日记 – 带你们再探“陆地大驱” 片场日记 – 带你们再探“陆地大驱”

上条视频发布之后,我天天盯着评论,发现很多朋友觉得车的镜头太少了,我们这台“陆地大驱”的视频有些过于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没看过瘾~你们的想法我get到了~所以今天,我们加个场,再拍一次。一定让你们看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真真切切!

“陆地大驱”的设计概念脱胎于咱们的“国之重器”,至于是什么,相信军迷朋友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~

所以,今天我就当一次设计师的嘴替,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台“陆地大驱”身上比造型还要硬核的特别装备!

车头设置烟雾发射器,在野外作业时,能够快速发射信号,告知队友所处位置;

高性能防护网,在受到冲击的时候,能够给你最硬气的防护,让你有勇气直面挑战;

1.3米涉水喉,提升涉水能力,强化通过性;

五面相控阵雷达,无死角探测,最快速发现异常情况;

9500磅拉力绞盘,助力快速脱险;

超大战术屏幕,信息汇集,一览无余;

看完这些,大家是不是彻底迷上了这台“战术方盒子”,想要近距离接触到它?那么我先提前给大家透露一个“机密”,用不了多久,“陆地大驱”和它的三位“好兄弟”就将会去到你的身边~

我们已经准备好与你相见!在你生活的城市,一同见证“战术方盒子”,见证BJ81!

BJ81市场总监 张思瑾

读车主来信有感 – 我们一定不负期待 读车主来信有感 – 我们一定不负期待

朋友们晚上好啊,我是BJ81项目总设计师陈荣华,负责市场的思瑾同学今天一早找到我,让我看一位朋友给“北京BJ81”官微的私信留言。这是一封来自一位BJ80的老车主,准确来说是“两代”车主的来信,在看到我们将以BJ81产品来复活BJ80这一经典,情难自已的给我们讲述的他和他的父亲与BJ80的故事。

也许是人在晚上容易多情,虽然这段时间收到的带给我们感动和鼓励的评论不少,但这封来自车主的私信,还是深深的触动了我,作为当年BJ80产品的设计者之一,我和他们一样,对BJ80有着沉甸甸的感情。于是,我想把这份感情分享给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,以及即将和我们一起造车的你。

私信正文:

王昊总,北京越野的各位领导好,我是咱们BJ80的车主。

记得买BJ80那年,我刚换了工作,因为上班比较远,单位也有免费的车位,所以就打算买台车。由于是我人生中第一台车,我父亲非要跟着参谋。老爷子是个退伍老兵,受到他的熏陶,我选车的第一条标准就是,得够硬气。在选车的时候,他一直问我:“现在那个北京吉普还有么?”,于是,我们一起在网上搜到了BJ80,老爷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。

其实当时我还是很犹豫的,因为虽然它确实符合我心中硬气的标准,但看了圈儿评论,有些人说这车太老气,油耗还高,还像山寨奔驰。我就想着我的第一台车,多挑挑,但老爷子就已经下了决心,直接拉着我就去了北京越野的店。在店里,他一圈一圈绕着BJ80展车,敲敲钢板:“你看这厚度,当年我们开的吉普就这样,抗造!”,钻进驾驶室 “这方向盘、仪表盘多棒,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好多了!”最后,老爷子直接就掏了钱。我跟他开玩笑:“这是给我买车还是给自己买车呢?”

刚开始开这 “大家伙” 确实费劲。老爷子天天要坐我的车,在院儿里狭窄的过道转圈儿,嘴里还不停念叨,教我怎么用部队的方法判断距离,过弯儿啥时候打轮儿;后来我也愿意带着他去豁车,每当上了一个很陡的坡,过了一个很高的坎,或是把他老战友的车拖出泥潭的时候,老头儿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骄傲,也让我爱上了这辆车,明白了啥叫“靠谱”。

看到王总说要造BJ81,看到咱的概念车也那么酷,我作为咱的老用户也很激动。我每次也是第一时间把视频给老爷子,看着他一遍一遍的认真观赏的神情,我就决定给您讲讲我们和BJ80的这点儿故事。

听王总说,BJ81的设计我们用户也能参与,咱们官方微博能告诉我一下参与方法么?我想带着老头儿一起参加一下造车这件事儿。我那台BJ80确实也到了该换换的时候了,到时候换台BJ81,让我送给送给自己,更是送给父亲一件我们都喜欢的礼物。

看完这封信,我能感受到“两代”车主传承下来的对于BJ80真诚的感情,就好像BJ81定将传承BJ80的精神。

在这条私信里,我也看到了BJ80在能耗、外形这些方面的不足,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,我们也承认,同时也是我的遗憾,确实是由于当时的局限性,造成了这些不足。不过遗憾必然会带来成长,从BJ80 到 BJ81 ,我们也必然会自我迭代

为了这一点,我也一定会竭尽所能,倾尽所有。

我们会联系这位车主和他的父亲,让他们也作为“设计师”给我们灵感和一些造车的决策,而这些灵感和建议,最终会变成他想要的优惠,回馈给他和他的父亲。

相信我,相信我们,相信BJ81!

来自BJ81项目总师 陈荣华

BJ81外型设计初心 – 守正创新 BJ81外型设计初心 – 守正创新

大家好啊,我是BJ81的设计总监刘国庆,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在这里跟大家互动,但其实我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大家对BJ81的讨论与期待,你们对我来说,早已是老朋友了。

既然是老朋友,同时作为 BJ81 的设计总监,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款新车造型设计的初心。在 BJ81 项目启动之初,我就明确了一个核心原则:不能丢掉 BJ80 骨子里的原始韵味。那种硬朗的线条、方正的轮廓,以及藏在细节里的战术基因,都是无数用户爱上它的理由,这是我们必须守护的精神内核。

但守护不代表守旧,我们看到了BJ80 在市场上收到的各种反馈,那些被大家反复提及的 “吐槽点”,其实也是我们这次在BJ81上升级的方向。所以这次 BJ81 的造型设计,我们选择用复古与精致化结合的设计手法,而且也会遵循 “Build in public”的方式,和你们一起,把每个设计环节都当作艺术创造来打磨升级。

比如大家常说车头还缺乏足够的辨识度,机盖的线条如何调整才能更具力量感?格栅的造型怎样设计才能凸显战术基因?前保险杠的细节如何优化才能兼顾美学与快速修复实用性?这些问题我们都会摊开在阳光下,通过线上线下的调研,和你们一起探讨、吸取你们的建议,进行更细致的产品打磨。

还有很多用户反馈大灯设计不够精致,缺乏高级感。这一点我们完全接纳,并且已经准备好与你们一同开启大灯设计之旅。从灯组轮廓到内部结构,从光源选择到点亮效果,每个细节都邀请大家参与决策,让最终的设计既符合功能需求,又能戳中大家的审美点。

我们还发现,有些部件虽然设计语言经典,但细节略显落伍。对于这类 “有灵魂但需焕新” 的元素,我们会采用微创新的方式保留精髓、升级细节。比如侧窗轮廓,可以优化密封胶条的质感;标志性的造型保留,可以升级表面处理工艺。当然,哪怕是这些微调,也需要在和你们的深度沟通中不断校准方向。

从车头的整体气场到每一个装饰件的细节质感,我们在设计中都将贯穿着 BIP 的理念。我们坚信,真正的好设计不是设计师闭门造车的结果,而是与用户一同打造的结晶。

请大家相信我,BJ81既会守住 BJ80 的精神内核,又将解决大家的痛点问题,最终打造出一辆既保留原始韵味,又足够精致高级的 “战术方盒子”。

这趟设计之旅才刚刚开始,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和每一位怀揣热爱的朋友一起,将BJ81的外形打磨成大家理想中的样子。

来自BJ81设计总监 刘国庆

战术方盒子 – 送给最懂 “硬核浪漫” 的你们 战术方盒子 – 送给最懂 “硬核浪漫” 的你们

各位关注BJ81的朋友们,大家好呀,我是BJ81市场总监张思瑾。后续由我负责BJ81市场宣传的工作。

昨天咱们“北京BJ81”账号发的概念车视频,是不是让你们和我一样,被团队这股子拼劲儿和创造力狠狠圈粉了?对主创团队和最终产品的信心,简直满到要溢出来啦!

前几天在拍摄现场,当那台概念车再次亮相时,我们一群人愣是看呆了——明明全程参与了和军迷BIP共同开发的过程,和它也算“老熟人”了,可还是被那股子硬朗劲儿和藏在细节里的“战术巧思”惊艳到热血沸腾。说真的,这才是“战术方盒子”该有的样子,够极致,够对味儿!作为女性的我真的是爱了爱了。

直到现在,和这台“方盒子”一起拍视频的画面还在我脑子里打转。趁这股热乎劲儿,想跟大家好好聊聊:到底什么是“战术方盒子”?它又会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?

“方盒子”这词儿大家都熟,不少朋友说不定比我还门儿清;但加上“战术”两个字,它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。咱们BJ81啊,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追什么潮流——你看它那造型,像不像当年电影里帮助男主穿越火线神车?硬朗的钢架敲上去邦邦响,像极了咱们心里那股不服输的“硬骨头”劲儿;每一处细节都透着股较真儿,那是对“国之重器”品质的死磕,也是咱们藏在心底的执念。

它装着的是咱们共同的情怀,也藏着我们团队满满的敬意。等哪天BJ81真的来到你身边,你就会发现,它从来不是台冷冰冰的机器——它是给最懂“硬核浪漫”的你们,准备的一份诚意满满的礼物,一个能陪你闯遍山河的伙伴。

说真的,我和团队每天都在掰着手指头等它登场,我猜,屏幕前的你们,也和我们一样期待吧?

来自BJ81市场总监 张思瑾

关于BJ81动力系统的一些考虑 关于BJ81动力系统的一些考虑

大家好,我是BJ81的项目总师陈荣华,在之前收集到的评论和意见中,我们既看到了很多的鼓励与期待,也听到了不少真实的,对过往BJ80产品使用中的一些疑问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我们会选出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,结合我们车辆开发的思考,逐一给关注BJ81开发进度的朋友们进行回复。

今天我们先回复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:老款BJ80的动力以及能耗过高的问题如何解决?事实上,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设计BJ81产品时第一个考虑要解决的问题。

首先我们整理了用户在BJ81动力与能耗方面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要求:“能耗要降低,兼顾动力和用车经济性”、“一定要可靠,不要出故障”、“这车我既想开着它上班,也想开着它去撒野”、“够硬派的同时,噪音能不能低一些”

在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之后,我们工程师团队很快就想出一个能够满足各位需求的解决方案 – 增程式动力系统。

其实在之前抖音、小红书、视频号的评论中,我们就看到了一些朋友提到希望我们能够将增程技术用在BJ81产品上,并描述了他们需要增程式动力系统的原因。在这里我也不得不感叹:在用户越来越懂车的现在,我们需要更加的去深耕,来接受专业用户们检阅,产品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可,也将会是我们的骄傲。

那么增程式动力系统之于BJ81产品来说,有哪些优点呢?

1、能耗的大幅度优化 – 在保障动力高效的同时,降低能耗。增程式能量转化效率更高,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,能量转化效率仅约 20%-35%,而增程式中发动机仅用于发电(可稳定工作在高效区间),电机驱动效率可达 90% 以上,并且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能量回收进一步降低能耗,整体能耗显著降低。

2、低速高扭矩 – 电机驱动的车辆,可以在低速时输出最大的扭矩(无需依靠发动机的转速提升和涡轮增压器的启动),在攀爬、脱困的时候,动力响应更加直接,且很容易通过电控系统实现扭矩的分配,实现轮间的限滑。

3、结构更加简化,可靠性更高 – 因为不需要复杂的变速箱,发动机与车轮也无机械连接,减少了机械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故障风险,减少了故障点(如分动箱漏油、离合器过热等问题);而且增程器可沿用成熟的小排量燃油发动机技术,后期保养成本也比较低。

4、一车多用 – 使用场景灵活,适配你的所有用车需求。在国内,增程式电动车被归类为新能源汽车,不会被限行政策束缚,兼顾日常通勤经济性和长途出行实用性;同时无论你的住宅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,都不会影响你用车。如有充电桩,可纯电使用,极致降低能耗成本;如果没有充电条件,可以长期依赖增程器加油行驶,无需为充电烦恼。

5、舒适性大幅度提升 – 驾驶体验接近纯电,平顺且安静。驾驶时没有换挡顿挫,且加速线性、响应迅速;增程器仅在特定时间(如电量低、急加速)启动,还可以通过技术优化控制噪音,静谧性更好。

总的来说,增程式动力系统是我们工程师团队为BJ81产品在能耗、体验、用车场景和需求适配性之间找到的最优解,不知朋友们是否满意?

当然,这是我们现阶段暂定的BJ81动力系统方向,后续产品是否确定用增程动力系统,或是使用增程技术但具体的动力组合方案,我们还会通过更多的调研,听取更多用户的意见。因为这是你的车,它的一切,由你决定!

我们时刻谨记这个理念,BJ81是build in public的。所以–让我们一起造出最好的“战术方盒子” !

来自BJ81项目总师 陈荣华

神秘“战术方盒子”,马上相见 神秘“战术方盒子”,马上相见

各位关注BJ81,对“战术方盒子”有兴趣的朋友们,你们好!我是BJ81市场总监张思瑾

相信大家都对8月1日我们首次发声视频中,那辆几次闪现的“绿色神秘车型”印象深刻,在视频的评论中我们也看到的很多想再次看到这台车,被这台车种草,要深入了解这台车的留言。

那么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,我们再次邀请到王昊总,请他为大家揭开这台车的神秘面纱,让你们一次看个过瘾。

这款BJ81概念车,是一次真正的Build in public的尝试。我们团队邀请到几位资深的军迷朋友,发挥想象力,一同完成了这个作品,它是我们对于“战术方盒子”这个概念一种极致表达。

在短视频内容出街前,我们先用视频拍摄现场的照片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剧透,除了硬朗炫酷的外形,这台车还藏着很多我们基于“战术方盒子”概念而想出的巧思。想要真正一览它的全貌,就请在近期关注我们在抖音、小红书、微博平台“北京BJ81”账号发布的视频吧。

关注“北京BJ81”,关注“战术方盒子”!我们定会给你们更多的惊喜!

关注我们:

北京BJ81抖音号
北京BJ81抖音号
北京BJ81小红书号
北京BJ81小红书号
北京BJ81官方微博
北京BJ81官方微博

来自BJ81市场总监 张思瑾

期待相见,期待你的声音 期待相见,期待你的声音

各位BJ81的关注者,你好,我是BJ81工程师刘国庆。过去几天,我们一直在抖音、小红书看每一条大家对于BJ81期待与建议的评论。能有这么多朋友给我们提出这么多的宝贵意见,让我们很振奋,同时深知肩上的责任很重,我们也特别希望用创新的这套BIP的开发/设计模式,能造出一台属于用户的BJ81。

在这些评论中,我们仔细的挑选了一些对产品有想法的朋友,也研读了他们的建议,我们会在接下来研发过程中积极的联系他们,邀请他们到线下,和我们一起研讨如何让BJ81成为一台更加完美的作品。

1、ID为“一*****云” – 这位朋友受到BIP模式启发在微博上设计出了他的作品:“小型高通过性车辆”概念车:BJ2031EV。这份专业性与致敬经典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!

同时还有“白***家”、“阿*”、“慕*之”等二十多位朋友对BJ81的整体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设想,之后会将他们的设计作为重要参考纳入方案库,并将邀请他来到我们身边,在设计图上为BJ81留下精彩的一笔;

2、ID为“暴******r”、“可*”、“耿*”、“鑫**成” 等四十多位朋友对我们“Day1视频”中出现的概念车的配色非常感兴趣,我们之后会邀请他参与色板调试环节的讨论;

3、ID为“星**灯”、“老兵**A”、“且**吟” 等朋友对BJ81的动力组合说出了自己的建议;“星**灯”这位朋友更是说出了“普通版动力提升到2.3t,这车我必买”的豪言壮语,我们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动力组合进行调整,也期待“星**灯”能成为我们的首批车主;

4、“ 四********d” 、“丁*印”、“伯**&”,这些朋友重点提到品控问题,我们会邀请他们监督生产线关键环节,在品质的道路上,我们会朝着完美不懈努力。

5、而像“事**成,言**败”、“大*树”、“波*”、“二***9”、“*L***s*” 等朋友,他们有的是BJ80产品8年的老车主,有的是北京越野品牌的老粉丝,非常希望他们能参加到我们的线下交流中来,来一场老友聚会,将他们所有的建议都告诉我们。老伙计们的“情怀”,我们定不会辜负。

还有很多很多朋友发来的对BJ81的关注与建议可能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了,但无论是新朋友,还是老伙计,你们的每一个建议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我们热切期待着在后续的线下研讨中与你们面对面相见,期待一直听到你们的声音,更期待与你们一起造出一台让你们满意的车。

相信我们,也相信我们的“战术方盒子” – BJ81

来自BJ81工程师 刘国庆

感谢、感动、感恩 感谢、感动、感恩

各位BJ81的关注者们,大家好。今天,我和我的团队很想对你说一句:感谢!当我们在8月1日第一次向大家发出BJ81的声音时,完全没想到,会得到这么多朋友热情的回应。

这几天,我认真的阅读了抖音、小红书、微博和我的视频号下面的每一条对BJ81项目启动的评论,真的非常感动。原来有这么多朋友依然关注着“北京越野”、关注着“BJ80”,同时,也期待着“BJ81”的诞生。

有很多朋友的评论很直接:“我要这个车!”、“赶紧整起来!”,虽然简短,但这是给我们的一针强心剂,请你们放心,我们研发团队的产品经理们和工程师们正为了让大家早日见到“BJ81”而废寝忘食。

也有的朋友说:“我对北汽有特殊感情,虽然在部队开的212、213很破,但它们承载了我的青春与热血”、“哑光绿的BJ80就是最好看的BJ80”、“外观不用改,我爱的就是BJ80这一款,内饰中控换一换就好”,我们感受到了这些评论的真诚,我们也完全知晓“情怀”和“品质”的分量。

在这里,我还特别要感谢微博上一位ID是“一片穿裤子的云”的朋友,当我们团队点进他的主页的时候,本就高涨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了。

从他的字里行间中,我们看到的除了专业的建议,更是对于北京越野和BJ80无限的热爱。在之后的产品研发中,我们计划邀请这位车友,以及其他给我们提出有品质的建议的朋友们,来到线下研讨沙龙,甚至来到北汽,让他的意见成为我们造车的参考。我很确定,我们会认真倾听,并尊重车友们对“BJ81”发出的每一个声音。

就像我在BJ81项目启动的视频中说的:“用户的车用户来造,你来说,我们干!一切由你说了算!”

我们会抱着感恩的心,认真做好BJ81未来的每一件事。期待我们的下一次见面,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“战术方盒子”:BJ81。

Day1 Day1

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,我是北京越野的董事长王昊。今天是我们新项目BJ81的Day1,从今天开始,我和我的团队将在这里和持续关注我们的朋友进行交流。

相信不少朋友对北京越野的BJ80都留有深刻印象。作为一辆流淌着部队基因的“方盒子”,它承载了太多高光时刻,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。每次在视频区看到大家讨论BJ80,总会特别欣喜——原来还有这么多朋友始终关注着它。这份热情,正是我们决定重启项目组、为BJ80注入新生命力的最大动力。

所以,当我的团队们开始认真的开始规划BJ81这款产品,赋予他全新的产品定位、用户画像、技术平台、功能设计,并且决定采用Build in Public造车理念时,我们有充足的信心,这款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车型,在复活后,会大放光彩。

Build in Public(BIP)理念,是当下全球热门的创新与创业模式。它与传统模式的区别,是在项目启动期,即向用户阐述项目的定位、愿景、模式,并在产品面世前的研发过程中,持续与用户交流互动,既持续交付项目进展与团队心得,也从用户中获取灵验与建议。这是一种“透明”的创新方式。在造车领域,这件事情做起来也许很难,但的确很值得去做。我们决定用BIP理念来打造BJ81,想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一款优秀车型的同时,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一次模式创新的新实践。

将在未来的一年中,在这个Blog上,我们会实时的向各位朋友进行进度汇报和心得分享。也会持续的向各位关心BJ81的朋友们征集你们的需求和建议。

(更多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