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BJ81的朋友,咱们又见面啦!我是 BJ81 团队的国庆。
今天一是要向你汇报我们最新的开发进度 – 这几天我们团队一直在开会,探讨如何攻关的底盘减重这项工作。二来就是坦诚聊聊底盘减重的优势和挑战,让你更透明的看到我们在做什么,也更清晰的了解我们的开发逻辑。
作为汽车的 “骨架”,底盘承载着整车 30%-50% 的重量,它的每一处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表现。我们团队之所以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底盘减重,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的轻量化设计,为大家带来更优质的驾驶体验。
先来说说底盘减重的优点吧:
1、底盘减重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能耗优化上:
无论是对于燃油、纯电还是增程式动力系统,底盘减重都对能耗的降低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-对燃油车而言,底盘质量每降低 10%,燃油消耗可降低 6%-8%; 对于电动车来说,减重效果会更为明显一些 – 同样是底盘质量每降低10%,相同电池容量下续航里程可提升 5%-10%。
2、操控性能的全面提升:
轻量化底盘也能显著降低车辆惯性,让动力与制动的响应延迟大幅缩短。在加速性能上,相同动力输出下,0-100km/h 加速时间可缩短 0.5-2 秒;制动时,100-0km/h 制动距离能缩短 5%-10%。
而在转向和过弯时,轻量化底盘能降低悬挂系统的负载惯性,车身侧倾更小,过弯极限更高,高速变道或山路驾驶时的稳定性也会明显提升。
3、底盘减重还能减轻悬挂系统的负担:
当悬挂弹簧和减震器无需对抗过大的静态质量时,过滤路面颠簸会更加灵活,对细碎震动的吸收效果更好,驾乘的颠簸感会明显减弱。而且悬挂部件的磨损速度也会减缓,能延长使用寿命,降低用车的长期维护成本。
4、我们能更精准地优化整车配重:
底盘结构厚重,容易出现前后轴荷分配失衡的问题,而轻量化设计可通过材料分布优化调整轴荷比,让前后轴荷更接近 50:50 的理想状态,减少高速行驶时的 “发飘” 感,提升直线行驶稳定性。
当然,如果底盘减重只会带来好处而没有挑战,我们也就不必闷头在会议室写写画画,到现在还在不断的讨论和优化了。我和团队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:正视挑战,才能攻克难点。
1、底盘减重后的车身强度保障,尤其BJ81的很多使用场景都需要更高刚性的车身:
底盘是车身抗碰撞的核心支撑结构,纵梁、横梁等部件需要承担碰撞冲击力。我们要严格避免过度削减材料厚度或简化结构,确保每一处结构都能在轻量化的同时保持足够的碰撞承载能力。比如我们要考量正面碰撞时纵梁是否能有效分散冲击力,侧面碰撞时门槛梁和地板横梁能为你提供可靠保护等。
2、维修成本也是我们考虑的另外的重点:
为了在减重的同时保证强度,我们会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在车身不同部位的应用。这确实会增加一定的制造成本,也会带来碰撞后维修难度的提升,从而带来维修成本的提升。我们也特别邀请了售后团队的同事参与我们的讨论,尽量优化BJ81后期维修成本。
3、耐久性与可靠性是我们绝不妥协的底线:
针对轻量化结构可能出现的疲劳断裂风险,我们将研究如何优化应力集中部位,之后也一定会进行足量的路面冲击测试。对于抗腐蚀性能,我们会采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,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,确保底盘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。
4、最后是行驶质感和 NVH 性能的平衡:
底盘是振动和噪音的主要传递路径,我们要确保轻量化设计不会破坏原有的 NVH 平衡。针对可能出现的振动放大问题,还有隔音性能问题,我们都在进行研究,以求得到最优解。
底盘减重技术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它能为大家带来更节能、更安全、更舒适的驾驶体验。但我们也深知,我们始终要以大家的用车需求为核心,将技术优势充分发挥,把潜在风险降到最低。
如果对 BJ81 的底盘减重技术还有任何疑问,欢迎随时留言与我交流。之后我也会经常汇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需要攻关的挑战,让你清楚的看到,未来的爱车将会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你!
标注:文中所公布数据均为研发构想,真实数据以后期实验论证为准。
来自BJ81 设计总监 刘国庆